蓝冠注册_恒大资产大腾挪:20天将16家旅店从地产

已有人阅读此文 - -

恒大对旗下旅店营业展开了一场资产大腾挪。

财联社记者日前发现,在近20天时间内,中国恒大团体陆续将旗下18家旅店、餐饮及公寓治理公司,由恒大地产团体腾挪至恒大团体有限公司下属的恒大旅游运营治理团体有限公司。

详细来看,18家公司中,有16家为划分位于广州、清远、海口、宜昌、南昌、天津、武汉、成都、南京等地的旅店公司,另外两家为餐饮及公寓治理公司。

对于上述资产腾挪,一位靠近恒大方面的人士告诉记者,去年十月恒大在内部做了架构整合,将旅店团体并入了旅游团体。

另一位熟悉恒大的人士则示意,“此前地产公司和旅游公司旗下都有部门旅店,现在把旅店营业都统一放到旅游公司旗下了,属于旅游团体旗下一个板块。”

就为何云云整合,上述熟悉恒大的人士透露,“由于海花岛项目引入了48座五星级旅店,恒大团体层面也有十几家旅店,旅店集群治理在营业上有重叠。公司希望海花岛童天下开业以后,旅店资产更便于统一运营。”

据悉,旅游板块一直是恒大团体五大类营业之一,其余四大类营业划分为地产、能源汽车、康健及包罗保险在内的其他营业。

恒大旅游团体有限公司的营业,主要有四大块:文旅地产、文旅运营、现代化农业基地、旅店运营及治理。据该公司早前宣布的数据,停止2020年12月18日,去年已销售12.5万套衡宇,销售金额1000亿元。

从工商登记资料来看,恒大旅游运营治理团体与恒大旅游团体有限公司,皆为恒大团体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

长租公寓乱象背后,有不良中介成“助纣为虐”的推手

但一位领会恒大内部架构的人士向记者透露,在内部架构上,恒大旅游运营治理团体为恒大旅游团体子公司,后者基本席卷了恒大所有旅游资产,其中就包罗恒大海花岛有限公司。

而此次的“主角”——恒大旅游运营治理团体有限公司,则由儋州恒大旅游团体有限公司更名而来。在将上述资产并入前,该公司主要资产为恒大海花岛旅游运营治理有限公司、海南儋州4家旅游公司,以及一家质料装备公司。

香颂资源执行董事沈萌以为,恒上将旅店从商业地产项目划到旅游地产项目,意在调整营业资产结构,便于后续生长。

“现在只是在自己的资产欠债表上腾挪,并没有改变资产与欠债状态。但若是增强了文旅团体的资产,以后文旅团体上市的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欠债率。”沈萌弥补称。

值得一提的是,在融资“三道红线”羁系之下,恒大延续打出了组合拳,以加大销售力度。

继去年75折优惠后,出于回笼资金等需求,恒大近期在深圳、重庆、湖南、江西等多地,对一次性付清全款的客户,推出商铺“0元购”流动。据领会,该流动是对剩余商铺举行10年返租的清尾处置。详细措施大致为:在2021年1月1日至1月31日时代购置恒大团体旗下项目商铺的全款客户,从2022年最先每年返还房款的10%,分十年返还所有购房款。

不外,1月5日,恒大方面示意清尾流动已提前结束。

公司业绩方面,中国恒大最新公布的通告显示,公司2020年整年实现销售额7232.5亿元,同比增进20.3%,完成整年销售目的111%;销售面积8085.6万平方米,同比增进38.3%;销售回款6531.6亿元,同比增进38.5%,整年回款率90.3%。

停止2020年12月31日,中国恒大的有息欠债余额7165亿元。该公司示意,2021年销售目的为7500亿元,有息欠债将再下降1500亿元。(*文章泉源:财联社)

第一时间GET商业空间产业最新资讯 下载迈点APP

扫一扫下载APP

软银孙正义有望在2021年再次迎来IPO大潮

相关文章!
  • grgtr 蓝冠是大平台吗?_创富港Q1实现营收1.74亿元 同比
    - 阅59

    克日,深圳市创富港商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NEEQ : 836090)公布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创富港第一季度实现营收1.74亿元,同比增进3.45%;归属净利润498.83万元,同比削减59.83%。...

  • grgtr 蓝冠娱乐_《中国旅店采购供应链生长蓝皮书(20
    - 阅179

    5月28日,中国旅游饭馆业协会采购供应链分会在上海举行《驭变求赢 共“碳” 未来” . 2023中国旅店采购趋势生长大会》,本次大会旨在通过旅店团体代表、采购总监及供应链嘉宾针对...

  • grgtr 蓝冠招商总代_飞猪“618大促”首日大卖,旅游及
    - 阅75

    5月26日,旅游及旅店板块缩量收涨,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景点及旅游指数(881160)收涨1.03%,报收2589点;旅店指数(884167)收涨0.71%,报收1772点。 旅店个股方面,锦江旅店(SH:600754)收涨1.51%,...

  • grgtr 蓝冠股东_数字化利好频出,文旅业需要多一些“
    - 阅95

    时代,差别了。 在这个崭新的时代,数字经济大潮声势赫赫,尤其是面临百年不遇的疫情打击,数字化更是凸显威力,成了各方配合的选择。 7月,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文化和旅...